【一线讲述】
(资料图)
做紧跟时代的致富带头人
讲述人: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郭家屯村 王自龙
光明日报记者董城、通讯员邹韵婕采访整理
我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区的金海湖镇郭家屯村,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高中毕业后,村里的同龄人纷纷去外面“闯世界”,当服务员、开出租、包工程……我就琢磨着干点事业。
2005年,我认识了一个给北京华联超市供货的朋友,我跟着他干,也成了一名供货商。别人都去市场上货,我却反着来卖北京平谷当地的水果。哪片地的什么水果好吃,什么时间成熟,我都门儿清。那时候,马坊二街的草莓、镇罗营的蜜梨、樊各庄的苹果、刘家店的桃、峪口的桑葚等,我都“搬”到超市售卖。
做超市供货的这几年,让我收获很大。我不仅拥有了一辆小面包车,而且找到了奋斗方向,农村是我的根,扎根农村发展农业就是我孜孜以求的事业。
给超市供货收入很稳定,我却不安于现状。北京的土地寸土寸金,当时我就想,北京的农业应该是精品的、特色的、有创意的,不如尝试一下服务北京城市发展的现代农业。
我积极响应政策,开始承包农地、建设大棚。2011年,我与本村300余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流转土地210亩。2012年9月底,共建设完成76栋中高档温室,主要种植草莓、葡萄、大桃等。
大棚落地,有了基地便有了根基,我的心也踏实了下来。在这十几年的农业创业路上,我凭借政策的东风,踏实干活,迎来丰收的好光景。目前,我种植的50棚红颜草莓,产量每年达15万斤;大桃分大棚和陆地两种,共种植大棚矮化密植大桃26棚,陆地桃100亩,共30000棵,种植的所有产品均获得有机认证。我们园区是当地最先使用人工打草机打草的,把打完的草当绿肥,还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多年的努力下,我成功转型成为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研发了草莓葡萄立体种植、草莓四垄高效栽培、大桃矮化密植技术、滴管微喷节水灌溉等7项新技术;带领村民引进新品种23个,其中黄油蟠桃获得媒体好评,受到消费者认可。基地也获得“平谷区蔬菜产业示范园”“北京市农民教育培训先进工作站”等荣誉。
我对生我养我的家乡常怀感恩之心。园区不仅吸纳当地农民就业,而且带动周边300余农户实现增收200余万元。2022年我还被评为平谷区致富带头人。
2021年10月,北京市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署《共同打造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合作框架协议》,部市合作共建农业中关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京郊大地上描绘。我愿为之尽自己的一份力,紧跟时代,着眼当下,在希望的田野上,铸就幸福产业。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9日 05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X 关闭
-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全年发放贷款5948亿元支持乡村振兴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全年发放贷款5948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后续发展、东西部协作、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发展,
-
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提出到2022年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机制
-
中国六部门印发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
21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国家林草局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
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华北黄淮大气扩散条件较差
中新网12月15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8时至今日6时,新疆北部降小到中雪,木垒局地10毫米。今晨,河北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