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要求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这既符合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也是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
开放性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合作共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与传统产业体系相比,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大进步就在于开放性,主要表现为更加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高水平参与国际循环,在全球化分工中做到最优布局,提升国际话语权,从而在系统竞争中发挥最大优势。可以说,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开放,更具活力。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本构建起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覆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要看到,在很多产业类别中,我国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环节,不少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还依赖进口。在这种情况下,闭门造车不可行,也不符合世界产业进步的一般路径。
闭门造车意味着落后和被淘汰,开放合作才能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强化创新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对内来看,创新需不断从市场获得用户反馈,摸着“反馈”过河;对外来看,创新需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仅依靠国内资源关起门来搞创新,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竞争是产业保持活力的源泉,只有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积极扩大全球“朋友圈”,持续推动开放合作,才能构建起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要鼓励“引进来”。高水平对外开放既包括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我国产业体系自立自强能力,牢牢掌握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也包括积极参与塑造全球化规则,与全球接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还包括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鼓励国外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让全球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要鼓励“走出去”。国内企业、产品和服务要更好参与国际竞争、更好为全球消费者服务、更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不仅要把有竞争力的产品卖出去,还要不断做好全球生产力的布局和优化。要鼓励国内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推动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上一篇:央行: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全年发放贷款5948亿元支持乡村振兴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全年发放贷款5948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后续发展、东西部协作、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发展,
-
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提出到2022年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机制
-
中国六部门印发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
21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国家林草局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
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华北黄淮大气扩散条件较差
中新网12月15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8时至今日6时,新疆北部降小到中雪,木垒局地10毫米。今晨,河北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