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全省首个省级新区——钱塘新区有了“量身定制”的地方性法规:7月1日起,《杭州钱塘新区条例》正式施行。
2019年设立的钱塘新区担负着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四大战略定位”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再造一个杭州工业”的重要任务,还承担着加速推动制度创新和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的重任。立法赋予了钱塘新区享有更多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的权限。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是立法的价值所在。由于钱塘新区范围与钱塘区行政区域不相一致,使得部分区域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行政管理权限不相衔接、行政管理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对保障和促进钱塘新区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条例不仅明确了钱塘新区管委会的职责权限,还规定市政府建立钱塘新区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统筹解决新区建设、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一部创制性新法规,让城市建设和治理更有前瞻性。钱塘新区成立以来,在功能平台体制、项目推进机制、干部人事制度、营商环境建设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钱塘改革经验。市人大常委会专门为钱塘新区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为新区建设发展蹄疾步稳提供了“硬核”法治保障。首先,“从全局谋划一域”,立法把钱塘新区一地一域的工作,放在省市发展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以广阔的视野定位新区,进而找到发展的着力点;其次,“以一域服务全局”,发挥钱塘区优势,打造经济增长极,让钱塘新区的比较优势变成发展优势,为杭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法谚有云,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条例在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就先行先试、创新发展作了一些创制性规定,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法规的授权,积极促进新区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依法办事,不能任意突破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中可以看出,条例体现了鲜明的“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法治思维,让改革的“破”与法治的“立”、改革的“进”与法治的“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动钱塘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和省市战略实施取得新成果。
现代社会的治理经验告诉我们,复杂社会需要简约治理,市场繁荣要求权力谦卑。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正是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抓手。作为钱塘新区的“基本法”,条例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一要求: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的思路,贯穿条例的各个部分。比如,条例就促进产业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强化发展保障等方面作了若干创新性规定,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释放市场活力,确保各类经营主体和人才在钱塘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我们相信,在与支持钱塘新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建立完善之后,新区发展势必进入高光时刻。
上一篇:队记:湖人对以中产特例签下布鲁斯-布朗越来越乐观-全球速递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全年发放贷款5948亿元支持乡村振兴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全年发放贷款5948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后续发展、东西部协作、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发展,
-
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提出到2022年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机制
-
中国六部门印发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
21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国家林草局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
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华北黄淮大气扩散条件较差
中新网12月15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8时至今日6时,新疆北部降小到中雪,木垒局地10毫米。今晨,河北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